我国淡化水达到饮用水标准。海水淡化水的终端用户主要分为两类:一类是工业用水,另一类是生活用水。 截至2016年底,用于居民生活用水的工程占比33.05%。大自然的水循环其实就是海水淡化的过程。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淡水,其总量约占海水的97%。海水经过阳光照射后蒸发,通过雨雪露云霜雾的形式变为淡水,在地球表面重新汇聚成江河湖海。海水淡化技术就是模拟自然界的水循环运动。此外海水淡化技术不仅针对海水,还能淡化内陆地区的苦咸水,并且已服务于较地考察、远洋航行船舶. 数据显示,我国657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,天津、大连、青岛、上海、深圳等沿海城市更属于较度缺水地区。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划,到2030年,即使南水北调东线一二三期工程,中线一二期工程全部建成,并考虑部分海水利用后,我国沿海地区年缺水量仍将达到214亿立方米。因此海水淡化被认为是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开源工程,我国已经掌握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,在国内建成了日产万吨级以上示范工程,多套海水淡化装置出口海外。目前因为成本过高,制约着海水淡化技术的推广。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:基础研究相对薄弱,对关键材料、核心部件本身以及交叉作用机理探索研究不够深入,某些技术瓶颈尚未突破,国产产品的部分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还有差距;缺少为自主技术提供验证试验的服务平台,无法为自主技术与国际产品提供对比性实验,促进自主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提升;大规模的工程实践案例不多,国际**度与声誉还不够理想。 下一步需要充分发挥国家重点专项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、“十三五”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作用,持续支持开展海水利用关键技术攻关,开展海水利用战略性、基础性、前瞻性技术研发,全面提升我国海水利用科技创新能力。